洋糕,又称米洋糕,作为浙东地区甬台两市的传统民间小吃,在过去一直是民间糕点中的佳品。今天,我们的记者将带领大家走进一对年过六旬夫妇的洋糕生活,细细品味他们那不舍的儿时情怀,又是如何为传统的洋糕手艺注入了新的活力。 在海游街道马湖前郭村,这座饱含时代烙印的老房子下面,隐藏着一个干净、整洁的洋糕制作工坊。一大早,作坊的主人李美根与应晓霞,又跟平时一样,开始为头天已经接下来的洋糕订单而忙碌。 李美根:这个是根据我们以前的传统工艺新做,通过水磨后的粉就特别的细腻,糕发出来松软。 应晓霞:放点酒酿,米糕里就有点酒香味,吃起来口感就更加好一点,有种回味的感觉。 经搅拌好的米糊被装桶单独放置在一个房间里,调上一个相对适合的温度,接下去就是6个小时左右的慢慢发酵过程。 应晓霞说,在她的儿时记忆里,软糯香甜的洋糕一直都是自己的最爱。她的母亲是位传统的洋糕制作手艺人,每逢民俗节日或是嫁娶,洋糕就成了饭桌上的一道必需品。成家后的应晓霞与丈夫一起去了上海创业。洋糕,这个充满“家”的味道的食品,就成了她思乡时的寄托。 回到家乡后,夫妻俩琢磨着在洋糕上做文章。凭着对母亲传统手艺的记忆,夫妻俩一点一点开始摸索,并逐步逐步地改进洋糕制作技艺。 凭着对传统味道孜孜不倦的传承精神,再加上积极乐观的创新思维,李美根、应晓霞夫妻俩的洋糕生意是越做越大。不仅在本地已被多数人熟知,还通过微信销售等方式打开了更大的市场空间,现在夫妻俩制作的洋糕已经进入了上海多家高档小区,成为了不少上海市民餐桌上的一道美食。 鸣谢微信赞助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