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汤滋味陆羽用了四个字“珍、鲜、馥、烈”。从茶色、茶味、茶香、茶品说明了茶汤的美味程度。
陆羽的“珍鲜馥烈”首先从感官上就抓住了上等茶汤的优异品质:
珍:是形容事物的稀少与珍贵,用来形容煮出的茶汤,可见他对茶汤品质的重视程度,是稀有而珍罕的。
鲜:是保持茶汤的原汁原味与新鲜。
馥:是茶汤的香气一定要高远悠长,使人唯品先闻其香。
烈:是茶滋味的甘醇浓烈,在闻其香的情况下,品出的茶味一定要浓烈,这样才真正地称之为“品”。
一个品字十分讲究,品茶之前要先闻茶香,后再慢慢小口品。茶盅很小,饮茶目的在于品,在于怡情雅致。茶汤的色香味,并要“嚼味嗅香,非别也”。说光“干看”茶叶并不能鉴别茶叶的品质,必须“湿看”茶汤。看茶汤表面的“沫、饽、花”的形态,品茶汤的香味。
说到这里简单说一说斗茶,品赏茶汤的习俗自唐代传到宋代之后,渐渐在上层社会里风行起“斗茶”。当时全国各地为了能将最好的茶叶进贡给皇帝,人们搜罗了各地名茶,并经过了斗茶,评出“斗品”,充作贡茶。
斗茶胜负标准在当时可有三条:
1、“茶色贵白”,比较茶汤色泽是否都是白色。以茶汤洁白为上。
2、比较茶碗的周围是否有水痕。是指茶汤在紧贴茶碗壁时的“贴壁”时间的长短,长者为上,短者为下。
3、比较茶汤面上是否浮有细的茶叶末。茶汤面上的茶末后沉的为上,先沉的为下。
有的标准至今还在沿用。